化療是「化學治療」的簡稱,它是以特殊藥物作為治療腫瘤的方式,治療過程中,獸醫師會嚴格監控毛小孩的治療反應,避免化療的副作用造成不適。
化療的主要作用原理是抑制腫瘤細胞生成,讓腫瘤細胞無法持續複製以阻止腫瘤生長;然而化療藥物並不會特別偵測何者為腫瘤細胞,它會針對所有具「增殖」功能的細胞進行攻擊,因此除了腫瘤細胞外,正常細胞像是骨髓細胞、黏膜細胞、生殖細胞…等在化療期間也會一同受到影響。但是,即使同樣遭受到攻擊,正常細胞由於在修復速度上較快速,因此化療期間腫瘤細胞會隨著療程逐漸減少,而正常細胞則會透過修復功能,持續維持在同樣的數量。
根據腫瘤類型的不同,化療在各個類型的腫瘤上產生的回饋也有所不同。
-全身性腫瘤,如:淋巴瘤、全身性肥大細胞瘤、組織細胞瘤
-伴隨淋巴結轉移的腫瘤,如:乳腺瘤
-高度轉移性的腫瘤,如:乳腺瘤
-對於化療反應良好的腫瘤,如:肥大細胞瘤、淋巴瘤
很多時候,化療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能夠完全消除腫瘤,而是希望透過化療來控制毛孩病程的演進,盡可能減少腫瘤所產生的併發症,以改善毛孩的生活品質、延長毛孩的生命。
作為治療腫瘤的項目,不免俗還是要說明一下關於化療時可能遇到的不良反應。
1.骨髓抑制:這是在進行化療時,毛孩最常見也最需要重視的副作用之一。骨髓抑制會造成全身性白血球低下,由於白血球數量低落,使毛孩的身體無法有效對抗細菌,造成二次性感染的風險會提升。因此每次在進行化療前,獸醫師會為毛孩進行血液檢查,確認毛孩白血球的數量,評估當下的身體狀態是否適合進行療程。
2.腸胃道刺激:由於化療藥的刺激,可能導致腸胃道的黏膜受損,產生嘔吐、腹瀉的症狀。因此化療期間,應遵照獸醫師的指示,提供清淡且容易消化的食物。
3.脫毛:相對人類來說,化療造成的脫毛在毛孩不常見,且通常在療程結束後,毛會再長出來。
4.傷口癒合較緩慢
5.生殖系統受損:可能會導致不孕
6.毒性反應:有些化療藥物,可能會對肝臟、腎臟造成損傷,或是對心臟造成毒性,因此在進行化療前,需經由腫瘤專科獸醫師的評估。
-化療期間的營養補充:許多家長在毛孩化療後都會急切地想為牠補充營養,因此可能會給予許多的營養保健品,但請切記:在不影響到腸胃狀況的前提下,毛孩對於主食的補充,無論是鮮食、飼料、罐頭…等,與保健食品的給予千萬不要本末倒置了。詳細的飲食補充,請直接與獸醫師討論會更加清楚!
-相信與毛孩道別這件事,許多的飼主都無法輕易去面對。當陪伴了大半輩子的家人被診斷出有腫瘤,身為家長的我們在面臨是否要進行化療時,必須瞭解一件事:並不是所有的腫瘤都可以完全治癒,化療也並非對每隻毛孩都有效。究竟進行化療的目的是為了維持生活品質,還是為了延長牠的存活時間呢?建議可以諮詢腫瘤科獸醫師,共同討論出對毛孩最好的治療選擇。
但無論如何,當毛孩被診斷出異常時,其實就是毛孩身體對家長發出的紅色警訊。
說明著一件事:「我們應該花更多時間陪伴牠了,千萬不要分離後才後悔當初沒有多陪伴牠一些。」